在由中心網信辦網絡散播局主辦,重慶、廣西、四川、云南、甘肅、青海西部6省區市網信辦協辦,華龍網承辦的你笑起來真好看——決鬥脫貧攻堅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重慶石柱蹲點采訪中,走進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探尋大山深處那一張張笑容背后的故事。
新芽便是新但願
時間:早晨730
地點:石柱縣三河鎮玉嶺村花椒地頭
談及自己種的花椒,劉瑞發笑著說:都賣完了。李斌攝華龍網發
你們把那頭的草鋤一下,要抓住時間啦!劉瑞發在田坎上彎腰扯草,不忘抬頭提醒地里的八九個大姐。這些大姐都是在劉瑞發花椒基地務工的莊家,和劉瑞發一樣,也都是石柱縣三河鎮玉嶺村人。
2025年,劉瑞發在廣東打工時,因意外事故左手摔斷,不能再從事本來的工作,只得回老家休養。沒了經濟來歷,孩子上學、自己看病都得費錢。
已經冒芽竄高的黃精嫩芽是大家新的但願。李斌攝華龍網發
被納入建檔立卡貧乏戶的劉瑞發,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動員協助下,開始研究發展種養殖業,從最開始150畝的青花椒,到如今的300余畝黃精、300畝吳茱萸、100余畝桔梗、100余畝黃梔子……看嘛,除了這一小片境地,其他都是我的。劉瑞發指著掛在墻上的地圖說。如今,不僅劉瑞發自己生活變好了,也帶動了不少貧乏戶脫貧。
65歲的冉正英一家也是因病致貧,大兒子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一個勞動力,百家樂 連贏目前隨著老劉干,土地有流轉費,我們做一天活還能收入七八十。冉正英知足地說。最主要的是,在這兒干活還能照顧家里的老少,就在上個月,他們一家也順利摘掉了貧乏戶的帽子。
目前,花椒已經成熟,早已被采摘銷售,固然沒帶我們看到掛滿枝頭的花椒,但老劉卻在地里有了意外收獲。你們快看,這麼大一叢!一個、兩個、三個……老劉當真地數著冒芽的黃精,本該9月才能冒芽長高的黃精,由於充沛的雨水,已經竄高好大一截,這些嫩芽也是老劉和這些勞作莊家們心中的但願。
吃在嘴上甜在心里
時間:上午1100
地點: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北嶺山農業園
馬德鳳一家四代在梨樹下。李斌攝華龍網發
石柱縣三河鎮川主社區的北嶺山農業園里,馬德鳳和女兒馬小英以及莊家們正在整理剛采摘返來的梨,這些都是網友今日的訂單,他們要在下午6點前打包發往全國各地。
除了梨,李子樹上掛滿了脆紅李,馬德鳳隨手摘一個給我們,咬一口,又脆又甜,不過他說要再過幾天才好吃,等到這個月中旬,脆紅李采摘節就開始了。現在北嶺山農業園占地1218畝,除了梨和李子,還培植了櫻桃、枇杷、桑葚、無花果等17類果樹。
莊家們正在打包現摘的梨。李斌攝華龍網發
以前這里是一片荒地,叫望路臺。馬小英說從這里走到山腳下,要一個半小時,這個場所也像它的名字一樣,大家也都祈望著有一條路。以前近鄰大伯賣肉豬,由於太熱、路途太長,到了集市肉豬已經死了,損失不少。
也正由於路不通暢,發展閉塞,1999年,馬德鳳決意從縣城回家鄉帶著村民把這條路修通。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讓馬德鳳感慨頗深,路修好了,村里的交通便利了,故鄉種的水果就可以賣出去。從2025年開始,馬德鳳和戚屬陳清龍一起,流轉含撂荒地在內的470畝土地、貧乏戶百家樂如何必勝入股的165畝土地,開始了四季水果休閑采摘園的建設。
莊家們不僅可以通過流轉土地得到收入,還可以在這里務工獲得工資,凡是貧乏戶,每年還有分紅。在采摘節上,馬小英還幫著莊家們把自己家的農副產品擺在果園涼亭里售賣,想給大家多找點收入來歷。馬小英說,目前當地務工的莊家人均可以收入15至2萬,最高的可以收入3萬多。
好甜哦!大家在聊天時,馬小英5歲的兒子拿起一個梨大口咬著,現場世人樂呵呵。香甜的果實甜在嘴上,也甜在每個人心里。
生活會像辣椒一樣紅火
時間:下午1330
地點:重慶市石柱縣三河鎮拱橋村辣椒地
捧著剛摘的辣椒,曾桂銀笑得合不攏嘴。華龍網-新重慶王瑋攝
我們去曾桂銀家里采訪時,他戴著草帽,背著背簍,拿著一條毛巾正在往自家辣椒地走。
辣椒地是村里外出的人免費租給曾桂銀的。如今,家里只有72歲的曾桂銀和70歲的老伴彭大芳。大兒子因病去世,兩個女兒有精神殘疾,6年前在鎮政府的協助下,已經送到鎮里的神經病醫院進行長期治療。
dg 百家樂 他線上百家樂下載們的場合太特殊了,可是老曾一直不拋卻,自己主動脫貧。拱橋村扶貧專干馬世秀通知我們,以前兩個女兒沒送去神經病院時,他們既要照顧40多歲的女兒,還要想設法養家。老伴兒腰椎病沒有勞動力,現在家里只有老曾一個人勞作,本年他又種了12畝辣椒,養了雞、羊。如今,曾桂銀家已經摘掉了貧乏戶的帽子。
艷陽天,曾桂銀在地里抓住時間采摘辣椒。李斌攝華龍網發
我以前但是辣椒培植大戶!聊天的空隙,曾桂銀到里屋拿出布滿塵土的證書,這是2025年他培植了20畝辣椒,鎮里發給他的榮譽證書,不僅有證書機械 手臂 百家樂,他還給我們呈現了獎品——一床被子,打開一看,全是極新的。舍不得蓋啊,這是我的榮譽!曾桂銀說。和我們聊完,曾桂銀帶著我們去他的辣椒地,他要趕時間抓住把成熟的辣椒摘了。他的辣椒不愁銷路,每年辣椒帶來的收益就有四萬多。
在三河鎮,像曾桂銀這樣自力更生摘掉貧乏帽子的人還許多,要我脫貧變我要脫貧的風氣越來越濃厚。只要有勤勞的雙手,不截止追求幸福的腳步,日子一定會過得像辣椒一樣紅火。
華龍網-新重慶王瑋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