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碳達峰碳中和任務領導小組批准,生態環境部印發實施了《2021、2022年度全國碳排放權買賣配額總量設定與分發實施計劃(發電產業)》(以下簡稱《配額計劃》)。針對《配額計劃》中社會注目的焦點內容,生態環境部接應氣候變動司關連擔當人介紹了有關場合。
問:《配額計劃》作為全國碳市場的主要根基制度文件,在編輯過程中遵循了哪些根本原理?
答:配額分發制度是全國碳市場的主要根基制度,是擔保碳市場康健平穩有序運行、實現政策目的的基石。《配額計劃》規定了全國碳市場發電產業2021、2022年度配額核算與分發想法,領會了配額頒發、調換及清繳履約等控制流程。《配額計劃》編輯遵循的重要原理有三個堅定。
一是堅定辦事大局。以助力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目的,充裕斟酌國際內地經濟形勢、保障能源供給等因素,在擔保配額總量增長安適經濟社會成長對電力產業增長要求的根基上,合乎邏輯設計計劃。《配額計劃》采用基于強度的配額分發思路,不要求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絕對減低,而是基于實質產出量,即實質供電量、供熱量越大,牟取配額也越多,不會對電力生產形成拘束,不陰礙電力供給保障。
二是堅定穩中求進。2021、2022年度配額分發計劃根本延續2019—2020年的總體框架,配額分發的總體思路不變、蓋住主體范圍不變、關連任務流程根本不變。同時堅定疑問導向,針對第一個履約周期顯露的未分年度設定基準值等疑問,連續完善配額分發想法,夯實數據根基,增加信息化控制程度,優化調換各類機組的供電、供熱基準值,擔保產業配額總量和排線上 百 家 樂 技巧放總量根本相當。
三是堅定政策導向。勉勵大容量、高能效、低排放機組和蒙受熱電聯產工作等機組,使碳排放控制程度較好、排放程度低的企業可以通過出售富余配額牟取收益,碳排放控制程度相對較差、排放程度高的企業存在缺口需求買入配額,樹立排碳有本錢,減碳有收益的代價導向。配額分發過程中采用冷卻方式改正系數、供熱量改正系數、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以勉勵機組更大范圍供熱、介入電力調峰,充裕施展碳市場在優化電源組織、增進電力產業乾淨低碳轉型方面的率領作用。
問:這一次發行的《配額計劃》與第一個履約周期比擬有哪些改進和優化?
答:比擬于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分發計劃,2021、2022年度配額分發想法在整體上維持了政策的延續性和不亂性,同時交融黨的二十大新精力新形勢新工作和產業專業先進等實質場合作出調換優化,在配額控制的年度分割、均衡值、基準值、改正系數等方面作出了優化,概括起來為五個加倍。
一是履行配額年度控制,日常控制加倍精細。為更好與我國碳排放控制的年度目的銜接,推進配額預分發、核定、清繳等環節按天然年常態化控制,區別于2019和2020年采用雷同的配額分發基準值、兩年合并履約的做法,2021、2022年度采用了差異的配額分發基準值。基于去年實質排放場合確認第二年基準值,使基準值加倍相符產業實質場合,表現了發電產業能效逐年增加和單元產出碳排流放年降落的趨勢。2021、2022年度差別頒發配額、開展履約,獨特是在實施履約豁免機制統計配額缺口率時,改為分年度百家樂 順口溜算計。
二是初次引入均衡值,信息發行加倍透徹。全國碳市場2019—2020年度的建設運行有力增進了百 家 樂 荷 官企業碳排放控制意識和本事程度提高,2020年實測燃煤元素碳含量機組占比大幅提高,導致產業總體碳排放強度算計結局比基準值測算時根據的企業排放數據偏低10擺佈,使得2021、2022年基準值在數值上與2019—2020年比擬存在較大不同。為便于社會各界更好懂得,《配額計劃》引入了均衡值。均衡值是各類機組供電、供熱碳排放配額量與其經核對排放量(應清繳配額量)均衡時對應的碳排放強度值,是訂定供電、供熱基準值的主要參考根據。
三是優化配額分發基準值建置,政策導向加倍領會。《配額計劃》以2021年各類機組星城百家樂均衡值為根基,依照配額總體均衡、產業企業可接受、勉勵進步、正法落后的原理,充裕斟酌發電產業專業先進,在第一個履約周期基準值的根基上,對各類機組的供電、供熱碳排放基準值進行了優化調換,使2021、2022年度基準值或許真理反應產業碳排放實質程度,總體上表現了啟發高效乾淨機組、拘束低效機組的政策導向,與當前碳排放控制的要求符合。
四是調換機組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實用范圍,民生保障政策加倍突出。與2019—2020年僅在通例燃煤發電機組配額分發時采用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差異,為表現全國碳市場對高效供熱生產的支持,2021、2022年在通例燃煤熱電聯產機組配額分發時,也采用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對熱電聯產機組低負荷運行賜與配額賠償,表現保供熱、保民生的政策導向。
五是減輕下層和企業累贅,惠企舉措加倍充沛。通過簡化條例,增加信息化程度,減輕下層累贅。在預分發環節,以2021年該機組經核對排放量的70作為2021、2022年度各機組預分發配額量,簡化了預分發配額的算計想法,便于操縱,有利于增加任務效率。通過履約缺口率上限豁免政策、燃氣機組豁免機制和可預付2023年度配額的敏捷機制等減輕企業累贅。改進配額頒發任務流程,依托信息平臺開展配額考查與頒發,實現智能化配額控制,確保數據的正確性和算計想法的一致性,提高任務效率和質量。
問:2021、2022年部門火電機組受疫情、能源保供等多種因素陰礙面對較大經營包袱百 家 樂 破解,《配額計劃》中有哪些減輕企業累贅的舉措?
答:斟酌到2021、2022年疫情陰礙及能源保供包袱,為有效緩解發電產業履約累贅,《配額計劃》延續了上一個履約周期對燃氣機組和配額缺口較大企業實施履約豁免機制,新增敏捷履約機制及性格化紓困機制。
一是延續在核定配額環節管理配額缺口較大企業和燃氣機組的配額缺口,采取清繳配額豁免的方式,當焦點排放單元核定的年度配額量小于經核對排放量的80時,其應頒發配額量等于年度經核對排放量的80。據測算,該項政策2021年度將減輕306家企業累贅。
二是斟酌到2021、2022年企業受疫情、能源保供等多種因素陰礙面對較大經營包袱,提升可預付2023年度配額的敏捷機制,緩解配額履約給焦點排放單元帶來的包袱。對配額缺口率在10以上(含)的焦點排放單元,確因經營難題無法通過買入配額按期辦妥履約的,可從2023年度預分發配額中預付部門配額辦妥履約,預付量不過份配額缺口量的50。
三是為科學、精確、有效地減輕焦點排放單元的履約累贅,對蒙受重大民生保障工作的焦點排放單元,在執行履約豁免機制和敏捷機制后仍難以辦妥履約的,生態環境部策劃研討性格化紓困計劃。
問:一家發電企業的配額量是如何算計的?算計公式中的基準值和改正系數是如何確認的?為什麼要建置這些改正系數?
答:碳排放配額是焦點排放單元佔有的發電機組相應的二氧化碳排放限額,2021、2022年度配額履行免費分發,采用基準法核算機組配額量,算計公式如下:機組配額量=供電基準值×機組供電量×改正系數+供熱基準值×機組供熱量。
基準值反應產業平均碳排放強度,依照配額總量總體均衡的原理確認,即產業配額頒發總量與應清繳配額總量根本相等、不額外提升產業累贅。2022年6月,我們已辦妥2021年度電力產業碳排放數據核對任務。2021年基準值是依據2021年實質碳排放數據測算得出,正確性較高,2022年基準值是在2021年數據根基上,對標碳達峰碳中和目的,基于比年來火電產業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年均降落率反復測算得出。
為勉勵機組蒙受民生供熱、介入電力調峰和提高能效等,在機組配額量算計時引入了三個改正系數,包含有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供熱量改正系數、冷卻方式改正系數。
負荷(出力)系數改正系數的建置是為了勉勵火電機組介入電網調峰和保障可再生能源上網,補救其減低負荷以及頻繁啟停的效率虧本。火電機組負荷率越低,機組單元產出能耗也越高。該系數的設定根據為《通例燃煤發電機組單元產物能源耗損限額》(GB 21258-2017)及《熱電聯產單元產物能源耗損限額》(GB 35574-2017),上述兩項國標通過大批機組統計數據得出機組負荷率與單元產物能耗之間的數目關系。
供熱量改正系數的建置是為了知足勉勵燃煤熱電聯產提升供熱量、替換燃煤小汽鍋和散煤的實質需求。依照我國目前以熱定電的熱電分攤方式,對于熱電聯產機組,跟著供熱量的提升,機組整體效率增加,供電碳排放強度減低。供熱量改正系數為基于大批實測樣本統計擬合得出,依據燃煤、燃氣兩類機組在差異供熱比場合下供電碳排放強度的變動曲線,得出兩類機組的供熱量改正系數差別為(1-022×供熱比)和(1-06×供熱比)。
冷卻方式改正系數的建置是為了對缺水地域採用空冷的機組進行勉勵。該系數斟酌了因冷卻環節工藝差異造成的單元產物能耗分別,分辨水冷和空冷燃煤機組,并通過差異賦值改正兩類機組的配額量(水冷機組的冷卻方式改正系數取1,空冷機組取105),與《通例燃煤發電機組單元產物能源耗損限額》(GB 21258-2017)及《熱電聯產單元產物能源耗損限額》(GB 35574-2017)提出的冷卻方式改正系數維持一致。
問:《配額計劃》2023年發行,分發的倒是2021及2022年度的配額,何必要采用這種事后分發的方式?
答:《配額計劃》編輯遵循堅定辦事大局和穩中求進的原理,計劃測算需求創設在正確可信的數據根基上,對數據精度要求較高,配額分發的總體要求是供需均衡,盡可能將盈缺率管理在預定目的范圍之內。2021和2022年全國碳市場處于成長初期,碳排放核算核對程度以及數據質量監管本事還有待增加,獨特是由于實測燃煤元素碳含量的機組比例變動較大,碳排放數據存在一定不確認性。而采用事前分發,需求對碳排放數據進行精確預估,要創設在高質量碳排放數據和科學正確的解析預計等任務根基上。
為穩妥起見,我們采用事后分發的方式,延續第一個履約周期做法,更好的擔保配額分發總量相符預期目的,既不會由於分發總量縮短過緊造成產業減排累贅過重,也不會因分發總量過于寬松導致碳市場無法更好地施展增進減排的作用。由于第一個履約周期已經開釋政策信號,企業對碳排放基準值降落也有所預期,因此事后分發并不會陰礙全國碳市場作為管理溫室氣體排放政策器具施展作用。此外,目前大部門場所試點碳市場也采用配額事后分發,實踐表示現階段采取事后分發的方式或許加倍精確把控配額分發總量和產業總體減排力度。
下一步,跟著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制度不停完善,控制程度逐步增加,數據獲取時效性和正確度提高,我們將積極研討如何由事后分發逐節奏整為事中分發或事前分發的具體計劃,盡可能提早向市場主體領會預期。